Share |

所有

除此之外Swing weigh 有點重, 因為Chien 幫我加了6g 為了要平衡整個球桿的重量分配, 避免有頭重腳輕的結果, 所以總重感覺上多了很多. 最後還是很不習慣視覺上短桿身, 請Chien 幫我從桿身後端加長1吋再試試看. 可能加了1 吋的延伸桿, 因為延伸桿加1吋本身的也是具有一些重量, 所以重量也多增加了一些.

此頭Ray設定是Square的face讓在制球時就很容易的來做設定.桿面不深但寬,讓你有更好擊球面在球道上.球頭的配重螺絲是14g(根部), 2g(趾部).桿子長度43.5"感覺是有點長但還可以接受.因為它的Lie angle比較平點且Square的桿面讓你在打的時候不會覺得特別的長或不好揮.

此桿握起來感覺到有重量.這樣的規格配製不是很高明. 我不認為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能力去用320g, SW D6的球桿.就算可以,不見得在後九可以打的很順.所以要用此桿可能絕大部分的球友要做規格 的調整.

 

 

而且上次試了 Rex 的 code 7 ( 感覺上 low spin 太 low 了,Code series 的特性都是 low launch low spin ) 所以那個時候決定不把 code series 裝到 TM 425 ( low spin head ) 上面.  TM 460 ( spin a bit more than 425 ) 除非是用大角度的.  本來預設 TP7x  SX 要來裝 tour head, 可是還是怕彈道過高.

Ozik TP 7是Ozik桿身中的旗艦桿身.市售價是US 1000~US 1200之間.是全世界最貴的桿身也不為過. 目前KJ Choi在去年底拿到的Chrysler錦標賽中就是用Sumo2/ TP 7x得到冠軍的.其他如南非莎巴堤尼也是TP 7在他的木桿上.目前在美巡賽中算是最熱門的桿身.

不幸的是, 去再興打球的那天下雨.  本來沒有要打的, 可是約好了, 還是打~ 出發前,桿娣問我 approach 用哪支, 我說 " 今天都是拿這 60 度的 "  基本上才打一洞手套已經全溼了.  我又用的是真皮的, 抓不住, 反正打不 ON 就練習切看看.  短切 ( 果嶺邊 ) , 中距離 ( 20~30 Y ) , 半揮距離 ( 40~ 75 Y )  都試試看.  也許是下雨,果嶺溼溼的, 打出去的球都滾動不到 5 呎.  半揮的都可以馬上停球.  ( 其他人滾的可多了 ) 

Rombax Prototype 70C S  Flex 的外觀是標準的Tour Spec花管的logo,加上它的塗裝是用鐵灰色帶點高極的感覺讓大家可以感覺到它的不同.不是一般Tour Spec Speeder系列的黑色或藍色的顏色.為何裝此桿身是因為讓大家可以感覺到所謂Fujikura自己出的Rombax 最高極的桿身裝在Taylormade所自傲的Rombax tp桿身的性能差異與打感回饋不同.

A2P / Altus組合有著與585H截然不同的感覺, 看似杆面較寬應會有較高的失擊容忍度.  同樣的Chien也對這組做了最佳的設定組合, 空揮感覺差異不大.  這裡再次映證Chien對MOI值match是最容易把感覺具體化的說法.  擊球感覺一樣紮實, 彈道則稍微高了一點. 

20 度 的A2P19度 585H彈道 上的差別很小, 讓我感覺不出來有什麼不一樣. 幾乎一樣的起飛角度與出球速. 唯一的不一樣就是距離與落地後的彈跳, 585H的carry 比較遠而且彈跳比較多. 加上滾動後大概再多個 10~20碼一定有. 原本我對於Titleist 的擊球感就比較情有獨鍾,

此桿的外型真的是我覺得很棒的.高級車黑色烤漆的上蓋球頭.沒有如Taylormade Resue, Callaway X-Hybrid, Bridgestone J33那樣球頭的大.此頭外型很高級且看起來有相當的難度.不是如同一般 hybrid那樣簡單或易打.球頭來比較相對的小多了.

此桿的外形是我看過Titleist的球道木最好看的.設計簡 潔有力.大小剛好,是讓人看了就會愛上它的一個好球道木.因為此頭是Tour issue的球頭所 以它在拿到時都沒有做加重與任何設定.在剛拿到時也對它的球頭重量與重心做測量.球頭為204g, 重心在桿面中心所以設定的沒有很大的誤差.

此桿整體的重量握起來算是還好.不會覺得重.但長度上就會覺得有點短.因為此頭設計不是類似Taylormade R7系列球頭Deep face所以球頭的體積就會變的很扁平. 這樣的視覺效果就會變的很大.本來我的905R 45吋長是覺的剛好,但突然間用44.25

另外一個重點是此桿的規格配置算是很平衡.43" length, 373g total weight, Swing weight D2, 2900g /cm^2 MOI都是很棒的結果.不像有些球桿配出這樣重又硬的桿身會出現像D5/D6這樣的超重SW的值出來讓你打 的很吃力.所以在還未打此桿時我倒是對此桿的規格有點恐懼,後來量過 了真的覺得還好.

這兩支推桿對我來說, Newport2用很久了很容易掌握自己要推的感覺, 加上裁短桿身後穩定性提高許多, 讓我的推桿成績不至於太糟糕. 不過桿頭本身在觸球後的回饋不多, 感覺上也比較硬. 就算完全擊到甜蜜點手感也是只有多一點點. 看上去就像是敲擊的感覺,

Hong目前有Titleist, Callaway, Macgregor等廠商明年會提供免費的球具給他使用.目前Macgregor方面因為簽約球員較少所以會比較對球員用心.且他現在球場的head coach跟Macgregor也很熟.所以他上個月在北卡打比賽也就順便Macgregor的人就要請他來測試Olazabal的球桿.讓他感受一下 Macgregor木桿的性能.這也可以讓大家了解美國球具商給贊助球員是如何做測試的.是我們可以了解與學習的.

我仔細看了Lamkin Crossline握把它的紋路比Golf Pride tour velvet要大且深.材質握起來也比較扎實.在跟Hong詢問它的價格後了解只不過比Tour Velvet稍貴.所以整體來說我會認為它是一款比Tour Velvet要好且耐用很多的握把. 我會覺得它是物買價廉的一款握把.

此桿的外型跟它的系列J33都是長一個模子的.只是球頭變的比 較小跟扁.球頭外觀很扎實與厚重.整支球桿的重量是我用過最重的Hybrid 重量.握起來是有點重因為此桿是為Paul所設定的. 所以重量上會偏重.因為我打過NV 85所以對此桿有不錯的印象這組起來真的是很穩健的感覺. SW是在D4左右是屬於重砲手的規格與重量.

大家可以看照片它的桿背在桿趾部有Serigo的名字所以很容易可以了解這是為Serigo所設計的推桿不過Serigo還沒有機會用到他就轉台到 Taylormade.所以這也是此桿的不足地方. 它的桿身是直接插入桿頭的方式對我來說這是最好的.因為這樣桿身可以最直接的回饋桿面接觸球的感覺給 我們雙手.

另外它是配上NS Pro 950的桿身硬度為S.是一枝對我來說這枝小雞腿不是真的小雞腿它是鐵桿.因為鐵桿身雖然能讓你的擊球更穩定與更扎實,不過它的距離上會犧牲掉不少.如果 小雞腿沒有距離上的優勢那它只是一支比較好打的長鐵而已.那就沒有那樣的重要了.

第三, 雖然目前球杆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但還是喜歡原來那種較明確的感覺.  想不到只是球頭tip位置減少區區5g重量, 竟會有這麼意想不到的感受.  原來那股直接, 紮實的手感頓時模糊了一層.  這說明了tour department的功力, 及原使用者的偏好.

這四隻推桿都有各自的特性, 如果用不同硬度的球來實驗, 其實可以組合出差不多的感覺.  由於聲音也可以等於距離和手感.  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聲音反映出來的手感才是最重要的.

實際使用穿是覺得不輸給Footjoy counter的鞋子.我穿不管在球場或是一般時候.都覺得非常的舒服.尺寸是很合適所以它的鞋包覆性真的很棒.腳在鞋裡都可以被保護的很好,就算很長時 間的穿試都不會覺得緊,或是腳趾會相互磨差產生破皮問題.另外它的鞋底材質真的很吸振.因為走路都會有用力且有時在軟的草或沙地,

初次見到Adams A2P Hybrid 在外觀上, 桿面比一般Hybrid寬, 看起像是上了年紀有錢的老球友袋子中會出現的球桿, 感覺像是易打性很高的小雞腿一時讓我有點興致缺缺.不過搭配起傳說中最貴的桿身,

此桿的外型看起來很像Royal Collect Td的小雞腿桿的外型.桿面與球頭是屬於那種長條型.比較是那種桿頭的重量比較平衡的,